政务直通车(2025年第4期):太仓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最新解读
嘉宾:太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姚金鑫
主题:太仓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最新解读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政务直通车》。本期节目我们的直播点位安排在了太仓市娄江新城规划展示馆,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这个场馆。(播放视频)国土空间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关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与未来愿景。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了我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今天,我们邀请到太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姚金鑫,为大家深入解读《太仓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让我们通过这场对话,共同了解规划背后的战略考量与民生温度。
主持人:我们知道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变迁的一种见证,能否先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太仓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嘉宾:当然。太仓自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使得太仓规划工作起步较早,在1983年就编制完成了第一版总规《太仓县县城总体规划》。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间,先后完成了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市双城三片区”的空间发展布局,定位“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
主持人:本轮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什么不同呢?
嘉宾: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党中央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的重大部署,集合了原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旨在统筹生态保护、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实现“多规合一”。
今年2月,《规划》获省政府批复,是我市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太仓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也是编制镇级国空、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了《规划》是编制下位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可以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是什么情况吗?(播放图片1)
嘉宾:其实这体现的就是总体规划的传导作用,那就要提到我们“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级”是从纵向看,国土空间规划是从国家到地方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共分为国家、省、市、县、镇五级,我市分为县-镇两级,既要做好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又要做好县级与镇级之间的纵向传导。
“三类”是指规划的类型,分别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强调的是综合性,是对行政区全域范围涉及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做全局性的安排。详细规划强调实施性,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强度等作出的具体安排。专项规划强调的是专门性,是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性安排。从“三类”规划之间的关系来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要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也就是各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内容。
主持人:许多市民关心,未来太仓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城市?这在我们的规划中是否有回应呢?
嘉宾:太仓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城市,本轮规划明确港产城一体化港口城市、绿色生态幸福宜居城市、沿江临沪开放枢纽城市的城市性质。
到2025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方位巩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产业能级和城市能级大幅提升,成为极具创新经济活力的临沪宜居城市。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区域创新型城市,“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全面增强。到2050年,全面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独具魅力的现代田园城市典范和美丽中国的示范样板。
主持人:从规划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中也可看出,本轮规划一如既往地锚定“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这一总目标,那我们在空间布局上是怎么落实的?
嘉宾: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目标,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形成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格局。
一是依据现状农业种植地域分布特征,形成“一轴、两区、多点”的农业生产格局。“一轴”指中央田园生态轴,“两区”指都市郊野田园片区和生态观光田园片区,“多点”指包括江苏省太仓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太仓市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太仓市现代水稻产业园区等多个省市级农业园区。
二是统筹田林湖水等生态资源,形成“十字田园、两带湿地、五横六纵”的生态保护格局。“十字田园”指市域中央十字田园生态轴,“两带湿地”指沿江湿地生态保育带和西南圩区湿地生态保育带,“五横六纵”指依托太仓市主要骨干河道形成的十一条生态景观廊道。
三是遵循并延续现代田园城的组团布局模式,协同区域发展,以中心城区和港城为双心带动全域发展,强化市域沿江、沿沪及中部等不同片区发展的差异化引导,推进全域城镇化,构建“双心驱动、多极带动”的城镇空间格局。
主持人:规划中多次提到“生态安全优先”,尤其是“三区三线”的划定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为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嘉宾:简单来说,“三区”是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三线”是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对于农业空间,我们划定了31.59万亩耕地保护目标,28.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这意味着,未来任何建设都不得随意占用优质耕地,确保“饭碗田”安全。划定了12.17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包括长江浏河水源保护区和金仓湖省级湿地公园。这些区域将严格限制开发,保障市民的“水缸子”安全和休闲空间。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217.2平方公里,促进城镇集约集聚建设,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主持人:市民对交通出行非常关注。规划提出建设“港铁双枢纽”,能否展开谈谈具体举措?
嘉宾:交通是太仓融入长三角的“先行官”。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以港强市、以港兴市”战略,以高标准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聚焦打造长三角地区资源集散的重要“港铁双枢纽”。沪苏通铁路、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汇于太仓;提升太仓站为区域综合枢纽,太仓南站为城市客运枢纽,实现与上海,以及西向沿江、北向沿海等大通道的区域性快速联系。提升城市通达能力,规划构建了“一横两纵三联”高速路网(“一横”为沪宜高速公路西段-太仓南疏港高速公路;“两纵”包括沈海高速公路及嘉定至常熟高速公路;“三联”包括南通-常熟高速公路、太仓北疏港高速公路及沪宜高速公路苏沪界至太仓北枢纽段)和“六横六纵一支”快速路体系(“六横”为339省道,锡太公路,双浮路,江南路,健雄路,滨河路;“六纵”为204国道,东亭路,白云渡大道,604省道,346国道,龙江路-滨江大道;“一支”为通沪大道),推进苏州市域轨道9号线、11号线支线线位研究,强化太仓老城区、娄江新城及科教新城三片区与昆山、苏州市区的衔接联动,推动与毗邻区域的断头路连通。
主持人:规划提到要做深四篇文章,但太仓各镇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如何避免‘千镇一面’,让每个镇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长板’?”
嘉宾:主持人问得非常好。避免“千镇一面”、实现差异化发展,正是本轮规划的重点突破方向。我们主要从精准定位、资源适配、政策赋能、区域联动四个维度,形成“一镇一特色”的发展格局。港城发展指引方面,规划为市域发展副中心、沿江先进制造业基地、临港现代物贸园区、滨江新兴港口城市,构建完善“前港—中区—后城”功能格局,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控制生活性用地拓展。镇发展指引方面,沙溪镇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型产业基地;浏河镇定位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滨江临沪的休闲旅游度假镇、科技创新制造镇;璜泾镇定位为沿江片区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的城镇;双凤镇定位为以生态产业和城乡服务为主的城镇。
主持人:老城更新是最近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领域,我们都知道古松弄地块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城市更新,许多市民也非常关心我们老城区的改造进展。在规划中是如何考虑的?
嘉宾:我们以复兴老城、激活新业态,完善社区、打造幸福圈,织网增绿、营建田园城为总体更新目标,形成“一片多点”的更新结构。“一片”为老城更新重点片区,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保育,突出老城重点更新示范性,当前积极推进古松弄、胜利村、城三小三个片区的城市更新工作。“多点”为陆渡、板桥、十八港、南郊、西郊等多个城郊结合区域更新样板。以“田园娄江、金色太仓”为总体形象目标,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将太仓建设成为有温度、有情调、有内涵、有品质的江南水乡精华展示地。
主持人:通过姚局的介绍,让我们对太仓的未来蓝图充满期待。那么我们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面还有哪些计划呢?
姚金鑫:今年,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规范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健全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制度,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
二是落实管控要求,推动详细规划动态更新。持续加强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土地政策的融合,对规划指标进行适应性完善,全面支持城市更新,引导乡村居住空间及城市服务功能整体提升。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整体提升街道环境品质。强化村庄设计和风貌塑造,合理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等用地需求,做好乡村振兴的规划保障。
三是加强专业支撑,协同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加快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各类专项规划,通过建立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管理机制做好编制前的源头把控;加强科学指导和审查核对,做好编制中的过程把控;加强入库管理,做好编制后的成果把控,形成全流程统筹管理机制。
主持人(结束语):感谢姚局长的精彩解读!通过这场对话,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份规划凝聚着对生态底线的坚守,也寄托着对市民幸福生活的期许。让我们共同执笔,绘就“现代田园城”的工笔画,谱写“幸福金太仓”的新乐章!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