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太仓港口岸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是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岸线基本平直且边滩稳定,终年不冻不淤,深水区开阔、稳定,航道水深-12.5米,能满足20万吨级船舶常态化进出,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黄金岸线”。
太仓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早在元明时期,太仓就是重要的海港和商埠,史称“六国码头”,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由此扬帆起锚。明弘治十年(1497)建太仓州。民国元年(1912)定名太仓县。1993年3月,撤县建太仓市。太仓因处娄江之东,古亦称娄东。自古人文荟萃,教泽绵长,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娄东文化。是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娄东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降生地。太仓自古以来文化艺术大家灿若群星,有明清文豪王世贞、吴梅村,复社领袖张溥,明四家之一仇英,娄东画派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著名教育家暨交通大学创始人唐文治,当代画家朱屺瞻、宋文治和中国新舞蹈艺术奠基人吴晓邦等。在科学领域,走出了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吴健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以及顾懋祥、陆佑楣、龚知本、唐孝威、唐孝炎、邹世昌、黄胜年、吴建屏、杨胜利等11位两院院士。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
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
“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田园城市特色逐步呈现,具有与欧美中小城市相近的城市风貌。城区慢行系统成网连片,拥有大量的公园绿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1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常年保持在96%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超80%。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隶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总面积为809.9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65.96平方公里。辖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区、科教新城、城厢镇、 沙溪镇、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浏河镇)、浮桥镇、璜泾镇、双凤镇、娄东街道、陆渡街道。2024年末户籍人口54.74万人,比上年增加4906人。其中,男性25.86万人,女性28.88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5.27‰,死亡率为8.09‰,自然增长率为-2.82‰。年末常住人口84.70万人,城镇化率为71.56%。
创新主体集聚壮大。2024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31家、有效高企达133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智能制造工厂4家。实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零的突破。新增省工程研究中心3家,能量光子所入选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获评省级以上独角兽(潜在)企业9家、省瞪羚企业21家。入选苏州市级以上人才计划8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1人,新增省“双创人才”创业类17人。全年专利授权量8426件,其中发明专利1999件。年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1.47件。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标准98项,成立全省首个县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二。
自1993年首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落户太仓以来,太仓已深耕对德合作超30年,被授予“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等称号,是著名的中国“德企之乡”。德企总数突破550家,其中“隐形冠军”企业60余家,德国十大机床企业中的6家落户太仓。拥有德国中心等一批高水平载体,德国知名双元制教育AHK学院揭牌运营,罗腾堡风情街等德式场景更加浓郁。中欧(太仓)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入选全国首批中欧碳中和试点项目。
沪太两地“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太仓加速构建“5+1”轨道交通网络,沪苏通铁路一期、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铁、嘉闵太线等加快建设。深化产业创新协同协作,打造“3+3”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产业规模均突破千亿,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发展。6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560家。航空航天企业超160家,擦亮“做航空、到太仓”产业名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大所”高效运作。瑞金医院太仓分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太仓学校签约落户。
太仓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800万标箱,位居全国第8、全球第20位,外贸货物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获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以耐克、斯凯奇等为代表的千亿级物贸总部经济,打响“建总仓、到太仓”产业名片。疏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集聚了40家世界500强、近40个央企项目和2家全球“灯塔工厂”,太仓物流园蝉联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0强榜首。
国家生态市
National Ecological City
国家卫生城市
National Sanitary City
国家园林城市
National Garden City
中国人居环境奖
National Habitat Environment Model
中国长寿之乡
Longevity City of China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Happiest City in China
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Chang’an Cup” Top National Award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Model City in Creating a Culturally-Advanced City
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
Top 100 Counties (Citie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Sino-Germany Business Cooperation Base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
Forbes China List of Best County-Level Cities
“政社互动”获“中国法治政府奖”
China Law-Based Government Award for Government-Community Communication
2024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6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3所,妇幼卫生机构2所,疾控中心1所。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3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13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14人、注册护士2708人。市一院急诊科技楼、中医医院门急诊楼竣工,市一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完成适老化改造2793户,璜泾镇永乐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完成镇村布局规划编制。深化国土空间全域整治,优化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完成拆旧复垦45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698亩,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娄江新城建设向全域拓展,太仓大道全线贯通,地下综合管廊等17个项目竣工。老城更新扎实推进,古松弄地块竣工验收,原城三小地块完成分房,胜利村项目开工建设。沪宜高速金仓湖互通、256省道(沙溪至双凤段)建成通车,太仓港桩基护岸试点项目顺利推进,杨林塘、吴塘河完成疏浚,苏州市域供水互联互通项目、港城集中供热管道北段投用。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城市管理精耕细作。深化“优居工程”,治理违建100万平方米,整治提升55个动迁安置小区。完成新浏河等桥下空间改造,整治违规广告标牌570余处。实施物业临街区域“三色管理”,建设“城商协作”道路38条,98个便民疏导点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强力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新增村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站21个。强化交通智慧管理,经营性停车点位实现“通停通付”,新增机动车泊位1.9万余个,新改建无桩化公共自行车站点471个,推出“网约公交”运营模式。
【综合】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52.5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002.91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占比1.3:45.4:5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18万元。
【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3.4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9.3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55297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48787吨,增长4.4%;秋粮产量106511吨,下降1.8%。年末生猪存栏1.9万头,与上年持平;全年生猪出栏2.8万头,下降4.9%。主要农产品中,猪肉产量2275吨,下降4.5%;蔬菜产量413910吨,增长0.1%;水产品产量9600吨,增长7.0%。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08.35亿元,增长4.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502家、超五十亿元企业8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5.1%。从行业看,全市规模工业33个列统行业有18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前十大主导行业合计产值2275.59亿元,同比增长4.4%。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百强企业实现产值2090.60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全年资质内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6.93万平方米,增长30.6%;房屋竣工面积176.25万平方米,增长151.9%。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0.5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工业投资257.56亿元,增长21.1%;服务业投资331.05亿元,下降2.6%。完成新兴产业投资271.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9%;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31.78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1.2%。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9.43亿元,比上年下降2.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1%。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56.44万平方米,下降7.3%;施工面积751.66万平方米,增长11.1%;竣工面积60.77万平方米,增长104.4%;销售面积183.00万平方米,增长10.6%。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0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6%。按商品类别分,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比重为29.2%,同比增长30.3%;汽车类零售额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比重为27.8%,同比增长1.5%;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比重为19.0%,同比增长16.2%。
【开放型经济】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00个,其中德资项目41个。实际使用外资4.74亿美元,下降11.1%。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8.84亿美元,下降27.5%,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04亿美元,下降6.6%,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额5.24亿美元,下降15.5%。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7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出口总额102.16亿美元,增长23.3%;进口总额69.44亿美元,下降0.7%。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9.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3.79亿美元,增长10.0%。年末全市私营企业总量为48257户,比上年增长4.1%,在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2747.8亿元,下降2.5%。
【教育】2024年全年12个学校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7110个,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全市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30所(含幼儿园),其中小学38所(含民办小学5所),普通初中19所,普通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社区教育中心9个,老年大学1所。全市在校学生12.88万人,其中公办学校12.28万人。年末拥有专任教师8532人,其中公办学校8042人。
【文化】2024年年末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4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档案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69.2万册,已开放各类档案4.93万卷。全域旅游会客厅、沙溪国际卡丁车中心、香塘野邻露营村二期等项目如期投用,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之宝工旅融合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斯凯奇工业旅游基地项目入选2024年省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办好旅游文化美食季、乡村旅游季、后浪·芒禾音乐节等,旅游文化美食季入选第十五届省乡村旅游节联动活动。
【体育】2024年承办2024年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首届中德半程马拉松赛、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等重要赛事,全年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约100余项。新增全民健身工程25套。
【卫生】2024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6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3所,妇幼卫生机构2所,疾控中心1所。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3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13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14人、注册护士2708人。市一院急诊科技楼、中医医院门急诊楼竣工,市一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完成适老化改造2793户,璜泾镇永乐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4年年末户籍人口54.74万人,比上年增加4906人。其中,男性25.86万人,女性28.88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5.27‰,死亡率为8.09‰,自然增长率为-2.82‰。年末常住人口84.70万人,城镇化率为71.5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96元,分别增长4.8%和5.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08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521元,分别增长3.5%和6.6%。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2?和27.5%。
2024年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81万人,失业保险职工参保人数31.5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9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3.34万人。全年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6.80%,比上年同期提高0.77个百分点。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完善“物质+服务”综合帮扶,发放生活救助慰问6660万元。新增大棋牌缴存4.5万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409套,改善农村住房1150户。完成适老化改造2793户,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家,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模式全国推广,入选“国家老龄工作联系点”。
全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2916人次,技能培训6147人次,参加技能鉴定3535人次,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182份。年末城镇失业人数557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2万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大棋牌”门户网站,是否继续?